您当前的位置: >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24小时服务热线 0755-82544779

TI、ADI涨价,国产模拟芯片悄悄接单

时间:2025-05-07    来源:本站    点击:264次   

[摘要] TI、ADI涨价,国产模拟芯片悄悄接单

前段时间对原产于美国的商品加征125%关税后,芯片现货市场上美系的TI(美国产能占比超80%和ADI(美国产能占比约30%-40%芯片一度出现报价上涨、暂停报价,引发热议,关税反制措施或将削弱TI、ADI两家模拟芯片大厂在国内的竞争力。国产模拟芯片板块再次成为资本市场的焦点。据4月21日报道,A股模拟芯片概念股近期表现抢眼,成为细分赛道中的亮点。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终端客户开始主动寻求TI和ADI产品的国产替代型号。多家国产芯片代理商和分销商表示,近期接到的替代需求明显增多。在这一背景下,市场上国产替代的宣传也愈发活跃,有原厂上线了支持 pin-to-pin 替换的在线查询工具,网传国产原厂的FAE工程师连周末都在客户现场加班。


阅读本文,你将了解:


1、加征关税后,替代TI、ADI的国产芯片业务有什么变化?

2、国产替代,目前到什么程度了?


01

关税战背后

国产拟芯片悄悄接单


这次的关税战,属实让模拟芯片这一芯片市场细分品类火了。


“寻找TI车规级国产代替,做国产的有对标产品的请联系”,有销售开始到处帮客户寻找国产替代表示,客户担心TI会紧缺,想提前做替代准备。


多位国产芯片分销商表示,加征关税之后,来寻求替代的客户有明显多。


矽力杰的一位代理商表示,来找国产替代的客户,产品以工业、汽车应用居多,这些客户最后能换上其替代芯片的估计有一半。


主营华冠的芯片贸易商表示,由于他们主打消费类模拟芯片,目前来找替代的也以消费类为主,由于关税问题,进口芯片贵了,客户来找的基本有对应的替代型号,但目前还没有收到反馈。“客户还是比较谨慎的,真正实现替代没那么快,要经历测样、小批量、大批量量产,虽然国产价格很好,客户也担心产品质量和稳定性,估计半年内能替代好就不错了。”


圣邦微的一位代理商表示,他看到,关税之后找来的客户不是因为价格高了,而是做备选。他们主要是替代TI的消费类芯片,但这个领域价格战也很严重,客户在国产品牌中有很多选择。


一位国产模拟芯片代理表示,自己主要做终端客户,加征关税之后,业务没有出现明显增长,反倒是贸易商来问替代的比较多。其客户主要是工业类产品,针对TI和ADI都有替代,从前几年缺芯开始,这些客户的新产品都替换成了国产芯片,能换的基本都换了,很少用回去了。


对于最近传闻的关税豁免,大家一致认为,国产替代不会因此放慢或者受影响,国产替代是大趋势,想要替代的仍会替代,“一旦国产化,很难替换回去”,“客户的国产化意愿很强,目前即使进口更便宜,客户基本不会再用进口了”,还有观点认为“眼下这种环境,客户会选择多做国产备选”,关税更多是进一步的刺激和加速。


不过,国产替代依然有一些现实的问题,虽然来找替代的多了,但完成替代还需要一段时间,有的客户在观望,做备选,需要结合国产芯片的性能和价格做综合考量,同时消费类芯片的“内卷”依然存在。


实际上,模拟芯片的国产替代进程一直在持续推进,这次的关税政策只是进程中的一段插曲。


2018年中美贸易冲突爆发,芯片国产替代的重要性迅速被提上日程,资本纷纷涌入,掀起了国产替代的热潮,国产芯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2021年全球芯片短缺,国外芯片在现货市场上炒至高价,甚至加价也买不到,车企陷入“芯片荒”,不少终端转向国产芯片品牌,尝试国产替代。


如今在通用型、技术壁垒较低的模拟芯片领域,国内厂商的国产替代已经基本实现。


一份国内模拟芯片领域的调研纪要(2024年)显示,对比TI和ADI这两家模拟芯片巨头,目前在多数门槛较低的产品方面,国内厂商已能覆盖TI约70%-80%的产品,ADI由于高难度产品较多,国内厂商大约能覆盖其45%较低门槛产品


反观全球模拟芯片大厂TI、ADI在中国的营收占比近年来出现下滑。


来源:华西证券


TI曾在财报中表示,注意到中国涌现出许多实力强大的本土竞争对手,中国客户在积极寻求可靠的产能。


国产替代潮让TI、ADI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自身在中国市场的竞争策略。2023年传TI跟随中国厂商打价格战,用低价换份额,便是一个典型的信号。




02

模拟芯片国产替代

到什么程度了?


2019年-2024年,我国模拟芯片自给率不断提升。根据智研咨询数据,2019年中国大陆模拟芯片自给率仅为9%,2019-2020年有一波明显上升,突破了12%,2024年来到了16%左右。


来源:华西证券


根据不同应用领域,模拟芯片的替代程度有所不同,目前消费电子领域替代最为成熟,通信次之,工业和汽车替代较为缓慢。


纳芯微近日向港交所递交的上市申请资料显示,由于中国模拟芯片供应链发展相对较晚,市场供应仍然严重依赖国际供应商。2024年模拟芯片国产化率方面,消费电子领域为40%-50%,通信领域为20%-25%,工业领域为10%-15%,汽车领域为5%左右。



中国模拟芯片国产化率情况,来源:芯八哥整理


总之,国产厂商主要在消费和新能源领域实现了快速扩张,同时正在高精度ADC、车规级隔离芯片等高端模拟芯片产品上试图突破垄断,填补关键空白。


在模拟芯片市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组织架构
发展历程
资质证书
联系我们
产品中心
OWEIS
IKSemicon
TISemicon
ADSemicon
OPTOMEI
KODENSHI AUK
ICMAN晶尊微
GIANTEC聚辰
Fujitsu富士通
触摸芯片
MCU单片机
杭州中科微
Heroic禾润电子
电源管理芯片
天微显示驱动芯片
3PEAK运算放大器
聚洵运算放大器
润石运算放大器
巨华积体语音芯片
蓝牙WIFI方案开发
贴片发光二极管
华润微
集成电路
FOLLON贴片电解电容器
解决方案
充电器电源解决方案
适配器电源解决方案
智能电表电源解决方案
智能家电电源解决方案
金属触摸控制解决方案
触摸控制解决方案
触摸芯片设计指南
水位检测解决方案
汽车传感器解决方案
新闻中心
新品发布
公司新闻
市场动态
活动公告
媒体报道
资料下载
ROHS环保报告
公司介绍/产品目录
OWEIS电源芯片技术资料
OWEIS触摸芯片技术资料
OWEIS接口芯片技术资料
OWEIS场效应管技术资料
IKSemi技术资料
KODENSHI AUK资料
CORERIVER技术资料
ADS技术资料
万代技术资料
芯邦技术资料
启攀微技术资料
博晶微技术资料
海栎创技术资料
融和微技术资料
芯朋微技术资料
启臣微技术资料
美格纳技术资料
比亚迪技术资料
在线客服